人本主义疗法群
罗洛梅指出,凡是那些发展人类仁慈品质的心理学意见,都可以称为人本心理学。
随着马斯洛等人发展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起,人本主义的心理疗法也应运而生,中国大陆对于人本主义疗法的最常规概念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疗法。
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应该归功于罗杰斯的贡献,他提出了一个人具有善良和良好发展的天然本性,并依此提出一个优良的支持性和人际关系环境可以发展出一个人的健康人格的观点,他最成功的技术发现被成为非指导性治疗技术,这是一个具有和谐共情的治疗方式,以至于在这一技术观点出现后,之后的各种疗法都对于他所提出的建议十分重视。这一观点建立在当来访者和咨询师分享咨询会谈过程的内容和进程时,一种和谐关系、支持性的安全环境将导致来访者人格认识自己并获得进步,从而获得心理障碍的解除并重新形成自己的健康人格。
在此同时,马斯洛虽然没有象罗杰斯那样作为心理咨询师来参与到治疗中,但他提出的五种需要层次理论为心理咨询中提供了有益的建议,例如对于某一个心理问题是由于某一相应的需要层次没有得到满足或者过度的理解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在某些程度上和精神分析的理论具有某一程度上的一致性,只是大家提供了不同的解释。
在罗杰斯发展出以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发展中,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分化出人格中心疗法学派,从自我概念和现实经验想和谐来进行咨询。但不管是经典的来访者为中心疗法学派和人格中心疗法学派其理论具有一定的共同性。
在七十年代之后,哥伦比亚大学的尤金*简达林在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的基础上,结合东方禅宗的某些禅修方式,发展聚焦体验疗法,他更深入的建立来访者的主体性,使治疗的过程在来访者对于身和心的自我体验上来完成,并强调来访者的身体感受和来访者自发性的顿悟。他提出精神的转变是会带有身体感受的转变的。尤金*简达林在《聚焦》一书中阐述了他的独特治疗理念。这一疗法理论现在获得越来越大的影响。
罗洛梅在90年代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上和罗杰斯讨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种还是两种时,他指出人本主义心理学有两种。一种是基础于人性本善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另一种则是认为人性是善恶兼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这里,划分马斯洛、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基础于人性本善的,而罗洛梅、皮尔斯等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是基础于人性是善恶兼具的。
认为人性是善恶兼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一般来说就是存在主义心理学。这一学派的起源来自丹麦的哲学家齐尔恺克尔、德国的哲学家海德格尔等人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和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等。在早期,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容格的学生宾斯万格在分析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以存在主义哲学结合心理分析的疗法观点,此外还有BOSS等人。“焦虑”、“生死”、“生命的意义”、“此在”、“责任”等等概念被引入心理治疗中。去过欧洲,并在沙利文心理研究所进行学习的罗洛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存在分析的疗法技术,他是具有良好精神分析背景的学者,他在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分析中给出了很有力的回答。体验自身的身体和情绪、体验“此在”等等存在主义哲学的治疗技术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疗法又提供了新的见解。同时他还是一个有力的社会发展的评论者。
在存在主义疗法大师中,除了罗洛梅存在分析外,还有另二位学者——皮尔斯和弗兰克。
皮尔斯的存在主义疗法也就是格式塔疗法,他取意于格式塔心理学的某些完形概念(虽然它本身可能和格式塔心理学没有本质的关联),在精神治疗的实践中基础于精神分析并结合东方佛教的禅修原则。格式塔治疗十分强调对于“(清醒)意识”的运用,他们设计许多试验来帮助病者对于自己的自身、欲望、情绪、价值等等各个部分变得更加有意识,并因此达到健康人格的整合。格式塔疗法观点在八十年代后和认知疗法也有结合,他们整合认知疗法的某些技术来为病者的增强意识。在另一个方面,格式塔疗法在二十世纪末对于心理治疗的贡献是对于人格障碍的治疗,精神分析的最新发展流派——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家以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人格理论结合格式塔疗法的意识技术等,对于心理治疗中最为困难的人格障碍治疗有了突破。#p#副标题#e#
弗兰克是在集中营幸存下来的心理治疗家,他的基础同样是精神分析学。他建立的意义分析。他的四步人道帮助治疗方案是:反省、态度调整、接受改变、通过意义的理解而把握生活教育。同时模棱两可的技术、苏格拉底式的问题技术也是他的疗法所使用或者创造的。
虽然有一种观点认为,存在主义心理疗法中除了皮尔斯的格式塔疗法是自成体系的外,另二种疗法往往是结合其他疗法进行治疗的。但从实际治疗的连续性来看,罗洛梅、弗兰克是有其自成体系的治疗技术的。而且相当成功和具有个性。
在讨论这两群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之后,我们还应该关注以身体为中心的疗法技术,这人本主义心理学疗法也有着某种程度的关系。注意身体和精神的关系和精神分析学早期的学者赖特有密切关系。赖特提出身体和心灵之间的关系,由此而来就有了注意身体和精神关系的疗法。这一疗法如今有三种技术发展的取向,身体疗法、呼吸技术、心灵技术。身体技术中有通过按压身体部位而联系精神分析治疗的技术,呼吸技术中有通过快速呼吸引起身体感受变化而进行咨询分析治疗的技术,也有通过呼吸调整和心理发展结合在一起的技术,除此之外还有心灵丰富技术等等体验疗法,有时候有人把体验疗法的各种技术也归类到以身体为中心的疗法中去。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疗法的发展中,还有一个主题要涉及到,那就是超个人心理学疗法的发展,超个人心理学是基础于马斯洛晚年提出了五种需要层次理论之外的第六种需要——灵性需要。对于人可能有灵性需求或者宗教信仰的需求,回答应该说有部分人是可能具有的。但不应该是所有的人都必须的。超个人心理学疗法往往是以一些东方宗教禅修技术作为基础而发展出来的各种观点。虽然东方宗教的禅修文化的确具有几千年的发展,而且在心理治疗中适当运用的确会产生相当好的效果。但超个人心理学的观点,特别是超个人心理学理论家的肯恩*维尔伯似乎不是在建立一个现代科学心理学的体系,从他的著作中反映的是在试图建立一个印度教吠檀多不二哲学和五身理论为基础的宗教。同时超个人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还可能使用各种迷幻药物。
但超个人心理学并不是肯恩*维尔伯或者使用迷幻药物这些消极观点,超个人心理学中尚有不少积极的观点,例如在心理治疗中有限度和有科学基础的融合东方宗教禅修技术。这只要有科学基础作保证,未必不是一个可以发展心理治疗的途径。例如尤金*简达林、皮尔斯以心理疗法结合东方佛教禅修就有相当好的发展。这在今后也会是一种发展的方向。
在超个人心理学90年代希望作为正式心理学派加入APA协会前,被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大师级人物之一的罗洛梅的写信阻止了。罗洛梅批评超个人心理学的主要论点在于它混淆宗教和心理学的关系(因为混淆两者关系对于宗教和心理学两者都没有任何益处)、具有不注重人格负面的不良倾向、一些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家有试图成为某种教主的嫌疑等等。但罗洛梅也认可超个人心理学对于一些问题的研究是有价值和值得思考的。除此之外,认知——行为疗法的创始人艾利斯等也猛烈抨击了超个人心理学的某些取向。
同时正如罗洛梅所指出的,混淆两者关系对于宗教和心理学两者都没有任何益处。超个人心理学也涉及了许多宗教方面,对于各种传统宗教提出超个人心理学式的批评和修正性建议,这导致许多传统宗教对于超个人心理学持保留态度。虽然超个人心理学自许为当代心理学的第四种力量,但这种称号值得打一个问号。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中,***森田正马的森田疗法具有很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特征,虽然它并不是在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范式下发展起来的。森田疗法技术来源于佛教的禅宗和***净土真宗的哲学原则,它提供了一种自然的处境和哲学使病者痊愈其心理疾病。虽然一些不理解森田疗法的学者会批评森田疗法就是什么都不治疗,但这一批评往往是对于森田疗法没有掌握时所发出的声音。
在这里还可以讨论来自前沙皇的俄罗斯时代的葛吉夫所创立的一种心理哲学——第四道,一种罗洛梅人本主义定义下的思想。虽然目前第四道由于一些发展已经是一种具有新兴的宗教组织,这并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但它的哲学和心理技巧是相当值得人本主义的心理疗法借鉴的。它的核心是“记住自己”,他提出一个人的意识大部分时间是处于白日梦状态的迷失中,受到来自情绪等各方面无意识的干扰,而人需要在有意识的锻炼中让自己在各方面进化起来。这一观点如果最后抛开其最后的宗教目的完全具有合理性,同时第四道提供了许多练习有意识化的技巧。其最终的目的是寻找本性之“我”而结束虚假的“我”。这和罗洛梅在《人寻找自己》和皮尔斯在格式塔疗法中给出的人的意识化技术具有一致性。
这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一般发展简介,它比我们目前国内一些朋友所想象的远要复杂和丰富。如果有需要补充的地方请读者指正和续补。
随着马斯洛等人发展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起,人本主义的心理疗法也应运而生,中国大陆对于人本主义疗法的最常规概念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疗法。
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应该归功于罗杰斯的贡献,他提出了一个人具有善良和良好发展的天然本性,并依此提出一个优良的支持性和人际关系环境可以发展出一个人的健康人格的观点,他最成功的技术发现被成为非指导性治疗技术,这是一个具有和谐共情的治疗方式,以至于在这一技术观点出现后,之后的各种疗法都对于他所提出的建议十分重视。这一观点建立在当来访者和咨询师分享咨询会谈过程的内容和进程时,一种和谐关系、支持性的安全环境将导致来访者人格认识自己并获得进步,从而获得心理障碍的解除并重新形成自己的健康人格。
在此同时,马斯洛虽然没有象罗杰斯那样作为心理咨询师来参与到治疗中,但他提出的五种需要层次理论为心理咨询中提供了有益的建议,例如对于某一个心理问题是由于某一相应的需要层次没有得到满足或者过度的理解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在某些程度上和精神分析的理论具有某一程度上的一致性,只是大家提供了不同的解释。
在罗杰斯发展出以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发展中,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分化出人格中心疗法学派,从自我概念和现实经验想和谐来进行咨询。但不管是经典的来访者为中心疗法学派和人格中心疗法学派其理论具有一定的共同性。
在七十年代之后,哥伦比亚大学的尤金*简达林在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的基础上,结合东方禅宗的某些禅修方式,发展聚焦体验疗法,他更深入的建立来访者的主体性,使治疗的过程在来访者对于身和心的自我体验上来完成,并强调来访者的身体感受和来访者自发性的顿悟。他提出精神的转变是会带有身体感受的转变的。尤金*简达林在《聚焦》一书中阐述了他的独特治疗理念。这一疗法理论现在获得越来越大的影响。
罗洛梅在90年代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上和罗杰斯讨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种还是两种时,他指出人本主义心理学有两种。一种是基础于人性本善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另一种则是认为人性是善恶兼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这里,划分马斯洛、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基础于人性本善的,而罗洛梅、皮尔斯等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是基础于人性是善恶兼具的。
认为人性是善恶兼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一般来说就是存在主义心理学。这一学派的起源来自丹麦的哲学家齐尔恺克尔、德国的哲学家海德格尔等人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和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等。在早期,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容格的学生宾斯万格在分析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以存在主义哲学结合心理分析的疗法观点,此外还有BOSS等人。“焦虑”、“生死”、“生命的意义”、“此在”、“责任”等等概念被引入心理治疗中。去过欧洲,并在沙利文心理研究所进行学习的罗洛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存在分析的疗法技术,他是具有良好精神分析背景的学者,他在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分析中给出了很有力的回答。体验自身的身体和情绪、体验“此在”等等存在主义哲学的治疗技术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疗法又提供了新的见解。同时他还是一个有力的社会发展的评论者。
在存在主义疗法大师中,除了罗洛梅存在分析外,还有另二位学者——皮尔斯和弗兰克。
皮尔斯的存在主义疗法也就是格式塔疗法,他取意于格式塔心理学的某些完形概念(虽然它本身可能和格式塔心理学没有本质的关联),在精神治疗的实践中基础于精神分析并结合东方佛教的禅修原则。格式塔治疗十分强调对于“(清醒)意识”的运用,他们设计许多试验来帮助病者对于自己的自身、欲望、情绪、价值等等各个部分变得更加有意识,并因此达到健康人格的整合。格式塔疗法观点在八十年代后和认知疗法也有结合,他们整合认知疗法的某些技术来为病者的增强意识。在另一个方面,格式塔疗法在二十世纪末对于心理治疗的贡献是对于人格障碍的治疗,精神分析的最新发展流派——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家以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人格理论结合格式塔疗法的意识技术等,对于心理治疗中最为困难的人格障碍治疗有了突破。#p#副标题#e#
弗兰克是在集中营幸存下来的心理治疗家,他的基础同样是精神分析学。他建立的意义分析。他的四步人道帮助治疗方案是:反省、态度调整、接受改变、通过意义的理解而把握生活教育。同时模棱两可的技术、苏格拉底式的问题技术也是他的疗法所使用或者创造的。
虽然有一种观点认为,存在主义心理疗法中除了皮尔斯的格式塔疗法是自成体系的外,另二种疗法往往是结合其他疗法进行治疗的。但从实际治疗的连续性来看,罗洛梅、弗兰克是有其自成体系的治疗技术的。而且相当成功和具有个性。
在讨论这两群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之后,我们还应该关注以身体为中心的疗法技术,这人本主义心理学疗法也有着某种程度的关系。注意身体和精神的关系和精神分析学早期的学者赖特有密切关系。赖特提出身体和心灵之间的关系,由此而来就有了注意身体和精神关系的疗法。这一疗法如今有三种技术发展的取向,身体疗法、呼吸技术、心灵技术。身体技术中有通过按压身体部位而联系精神分析治疗的技术,呼吸技术中有通过快速呼吸引起身体感受变化而进行咨询分析治疗的技术,也有通过呼吸调整和心理发展结合在一起的技术,除此之外还有心灵丰富技术等等体验疗法,有时候有人把体验疗法的各种技术也归类到以身体为中心的疗法中去。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疗法的发展中,还有一个主题要涉及到,那就是超个人心理学疗法的发展,超个人心理学是基础于马斯洛晚年提出了五种需要层次理论之外的第六种需要——灵性需要。对于人可能有灵性需求或者宗教信仰的需求,回答应该说有部分人是可能具有的。但不应该是所有的人都必须的。超个人心理学疗法往往是以一些东方宗教禅修技术作为基础而发展出来的各种观点。虽然东方宗教的禅修文化的确具有几千年的发展,而且在心理治疗中适当运用的确会产生相当好的效果。但超个人心理学的观点,特别是超个人心理学理论家的肯恩*维尔伯似乎不是在建立一个现代科学心理学的体系,从他的著作中反映的是在试图建立一个印度教吠檀多不二哲学和五身理论为基础的宗教。同时超个人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还可能使用各种迷幻药物。
但超个人心理学并不是肯恩*维尔伯或者使用迷幻药物这些消极观点,超个人心理学中尚有不少积极的观点,例如在心理治疗中有限度和有科学基础的融合东方宗教禅修技术。这只要有科学基础作保证,未必不是一个可以发展心理治疗的途径。例如尤金*简达林、皮尔斯以心理疗法结合东方佛教禅修就有相当好的发展。这在今后也会是一种发展的方向。
在超个人心理学90年代希望作为正式心理学派加入APA协会前,被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大师级人物之一的罗洛梅的写信阻止了。罗洛梅批评超个人心理学的主要论点在于它混淆宗教和心理学的关系(因为混淆两者关系对于宗教和心理学两者都没有任何益处)、具有不注重人格负面的不良倾向、一些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家有试图成为某种教主的嫌疑等等。但罗洛梅也认可超个人心理学对于一些问题的研究是有价值和值得思考的。除此之外,认知——行为疗法的创始人艾利斯等也猛烈抨击了超个人心理学的某些取向。
同时正如罗洛梅所指出的,混淆两者关系对于宗教和心理学两者都没有任何益处。超个人心理学也涉及了许多宗教方面,对于各种传统宗教提出超个人心理学式的批评和修正性建议,这导致许多传统宗教对于超个人心理学持保留态度。虽然超个人心理学自许为当代心理学的第四种力量,但这种称号值得打一个问号。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中,***森田正马的森田疗法具有很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特征,虽然它并不是在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范式下发展起来的。森田疗法技术来源于佛教的禅宗和***净土真宗的哲学原则,它提供了一种自然的处境和哲学使病者痊愈其心理疾病。虽然一些不理解森田疗法的学者会批评森田疗法就是什么都不治疗,但这一批评往往是对于森田疗法没有掌握时所发出的声音。
在这里还可以讨论来自前沙皇的俄罗斯时代的葛吉夫所创立的一种心理哲学——第四道,一种罗洛梅人本主义定义下的思想。虽然目前第四道由于一些发展已经是一种具有新兴的宗教组织,这并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但它的哲学和心理技巧是相当值得人本主义的心理疗法借鉴的。它的核心是“记住自己”,他提出一个人的意识大部分时间是处于白日梦状态的迷失中,受到来自情绪等各方面无意识的干扰,而人需要在有意识的锻炼中让自己在各方面进化起来。这一观点如果最后抛开其最后的宗教目的完全具有合理性,同时第四道提供了许多练习有意识化的技巧。其最终的目的是寻找本性之“我”而结束虚假的“我”。这和罗洛梅在《人寻找自己》和皮尔斯在格式塔疗法中给出的人的意识化技术具有一致性。
这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一般发展简介,它比我们目前国内一些朋友所想象的远要复杂和丰富。如果有需要补充的地方请读者指正和续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