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0 20:08:30 来源:转自网络 作者:李大山
其实并没有“心理医生”这个称谓,这个概念是在大家不清楚,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生的情况下一种误解的称谓。当然我也强烈呼吁,大家放弃使用“心理医生”这个称谓。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心理问题或精神问题求助的方向,一般也就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那么他们三者的区别呢?我们从各个角度去论述他们的区别。
一、专业资质:
心理咨询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2018年,国家取消了心理咨询师的考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是职业资格证书。
心理治疗师:由国家卫生部颁发的证书,有初级和中级职称。
精神科医生: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后在当地卫生局注册精神科,即为精神科医生。
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学的背景下。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生是在医学或者精神病学背景下。
二、处方权:
先看看百度对处方权的定义:处方权是指具有开具处方药品的权力,处方药品一般包括麻-醉-药,精神类药,心血管类药等。
通俗的说就是你有没有开药的权利。
按照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来看,
心理咨询师:没有处方权
心理治疗师:没有处方权
精神科医生:有处方权
三、诊断权:
先看看百度对诊断的定义:从医学角度对人们的精神和体质状态作出的判断。对正常人的健康状态、劳动能力和某一特定的生理过程的判断;司法部门判定血缘关系和伤害性质也属诊断。用来认识疾病的诊断最广泛,是治疗、预后、预防的前提。
按照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来看,
心理咨询师:没有诊断权
心理治疗师:没有诊断权
精神科医生:有诊断权
那么可能很多人会好奇,包括心理咨询师在内,为什么心理咨询师没有诊断权?
首先,心理咨询的工作背景中,诊断是一个医学角度的概念;其次,工作的范围不同(后面会讲到的),心理咨询工作的范围,是心理层面的问题,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我们一般被称为评估。
还有就是,到达或疑似精神障碍才需要诊断,比如,一位来访者因为职业发展与个人情感问题怎么平衡而导致的心理冲突,想通过心理咨询,可以帮自己看的更清楚,那么ta就没有做诊断的意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中国的法律不允许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做诊断。相关部分法律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2年10月26日发布,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第七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吊销执业证书或者营业执照:
(一)心理咨询人员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的;
(三)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的;
(四)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为精神障碍患者开具处方或者提供外科治疗的。
………
另外,不仅是法律不允许,就算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做诊断,也没有法律效力。我们可以打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警察接到一宗报案,关于跳楼的案件,警察到现场之后经过综合勘测,判断怀疑是被人谋杀。然后就请来了专业的法医。在这里面他们的职责就体现出来了,就算警察有丰富的经验,能够断定这个确实是一个谋杀,但是从法律依据上说没有法医的鉴定并不构成证据,只对破案有参考意义。警察和法医,就有点像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生的关系,如果遇到“自杀”(精神障碍),那么法医(精神科医生)的法律鉴定(诊断)可构成证据,而警察(心理咨询师)的判断(评估)只是参考,而没有法律效力。
四、工作范围:
心理咨询师: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健康人群和心理亚健康人群的心理问题),
心理治疗师: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疑似神经症/神经症/人格障碍(心理咨询和医嘱下的心理治疗),
精神科医生:各类精神障碍(病情的评估,诊断,及治疗),
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一是地点不同:一个是医疗机构(医院精神科以及有资质的个人诊所),一个是心理机构(及其相关单位),
二是工作的领域不同,一个是心理问题,一个是精神障碍。
怎么理解呢?
心理咨询师: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心理正常,但是不健康的人。怎么叫心理正常,例如,知道自己是谁,有正常的世界观,有正常的社会生活等。那什么叫不健康呢,比如情绪很低落,胡思乱想,焦虑烦躁,生活迷茫,失眠等。总之心理状态不好,但是不构成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严重的社会生活困难,比如因为抑郁连饭都吃不下了,见一个陌生人全身发抖。
工作的范围就是在神经症以下,看清楚是在神经症之下(就是不包括神经症),如果确诊符合神经症的精神障碍,就已经不是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范围了。例如,已经确诊的抑郁症,焦虑症等。
不过很多人喜欢去百度查,一查,发现自己就是什么抑郁症,强迫症等,各种问题都出来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不是几种症状符合,然后自己就是什么什么症。首先,到达神经症,这个标准,不仅仅是你测量一个表就可以确定的,还包括时间因素,社会生活状态,自我意识等综合判断,如果真的需要,就建议去正规的医院精神科去找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判断。如果比较轻微的心理状态,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也可以帮忙评估,如果符合或疑似符合精神障碍,心理咨询师也会建议你去精神科做检查和诊断。
心理治疗师:在有精神科医生的医嘱下从事精神障碍的药物、物理和心理康复工作。
这里要特别的强调一点,在我们的心理学上,特别是精神分析学派,对于神经症的定义是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定义,而非精神病学背景下的定义。虽然用词相同,但本质完全不一样。
精神分析学派一般会把人,根据ta的人格发展成熟程度来分为几种:精神病性的/边缘状态/神经症水平,这是比较常用的分方法,当然还有其他的分法。不过这里面的神经症水平和我们精神障碍说的神经症是不一样的。
精神障碍所说的神经症,比如抑郁症,焦虑症,是达到一个所谓的“症”,是一个医学上的概念。而精神分析所说的神经症水平,是一个人格发展程度的心理概念,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一个正常人,一个人的人格水平发展比较健康,正常的人。
而心理治疗师,工作范围相对广一点,可以在精神科医生的医嘱下工作,可以接一些,疑神经症及以上的精神障碍,例如抑郁症,焦虑症,人格障碍的精神康复工作。
精神科医生:处理的更多是精神障碍的诊断和药物治疗,例如双相情感障碍,解离障碍,边缘人格障碍,躯体症状及相关障碍等。比如,来访者见到了领导就紧张,然后就嘴巴严重的抽动。再比如,产后严重的抑郁,根本无法入睡,吃不下饭。再或者,来访者偶尔出现幻觉,或者幻听等。
在这里还要额外强调另外一点,在一些神经症或者精神障碍,比如在康复期或者再有医嘱背景的要求指导下,也是可以配合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也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那么怎么理解这个精神障碍呢?
我们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第七章 附则
第八十三条 本法所称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感知、情感和思维等精神活动的紊乱或者异常,导致患者明显的心理痛苦或者社会适应等功能损害。
本法所称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
………
五:工作地点:
心理咨询师:社会机构,如:心理咨询机构,个人心理咨询工作室,社工机构,公益组织,政府部门(如,妇联、法院等)。
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生:医疗机构,如:医院精神科,精神病专科医院,私人执业的精神科门诊(诊所),这个门诊(诊所)必须经过当地卫生局批复同意设立才行。
概括的说一个是心理机构,一个是医疗机构,这就是本质区别。
六.工作环境:
心理咨询机构:一般都是非常温馨,优雅的房间,相对比较安静,没人打扰,更注重隐私性。老师也会遵守设置,在约定的时间内出现,有更多的交流互动。
医疗背景下的精神障碍的治疗环境:更多是在医院,诊所之类的地方。
七、理论背景:
心理咨询师:心理学,
心理治疗师:医学/心理学/临床医学,
精神科医生:医学/精神病学,
这分了一个大类,只是一个参考,没有必要抬杠,比如:有的心理咨询师,ta同时又是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这样的心理工作者也不少见。
八、主要工作方式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一般是谈话咨询,
心理咨询的理论流派:至少有200多种,例如:行为认知,正念,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
心理咨询的方式:网络咨询/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等,
心理咨询的类型: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家庭咨询/夫妻咨询等,
从年龄段划分: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等,
从心理咨询的方式:谈话/催眠/绘画/舞动/音乐/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游戏/意象对话等,
从付费咨询划分:公益咨询/低费咨询/收费咨询等,
相对而言,心理咨询无论是从理论背景,方式,形式各个角度上说,都会更丰富,而精神障碍治疗的形式相对单一很多。
心理治疗师:医嘱下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物理治疗/,
精神科医生:精神障碍的诊断,药物治疗,
九.诊断/评估标准:
诊断评估标准不同,
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症状分类。比如抑郁症,焦虑症,双向情感障碍,解离障碍。评估诊断标准都是以精神病学或以症状为参考依据,相对单一。
而心理学的评估标准,比如,自恋人格或者自恋特质,依赖人格,比如俄狄浦斯冲突等,更多是依靠人格发展的成熟程度或心理冲突导致的病理作为参考。
当然还有一些心理学流派可能不仅是以人格的成熟程度,比如,家庭治疗学派,可能考虑的更多是整个家庭的系统,出现了什么问题等,各学派的评估标准,各有不同。评估方式相对丰富一点。
十.执业形式:
还有一点不同的是,心理咨询师可以多点挂靠,全职兼职都可以。比如一位心理咨询师,可以同时在三家心理机构挂职工作。
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的诊疗地点是ta注册地,例如:医院精神科,精神病专科医院,有资质的私人执业的精神科门诊(诊所)等。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一般都有执业地点限制,通俗的说,他只能在指定的工作单位(注册地),比如深圳某某医院,那么他就只能在这个指定的医院工作。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多点执业(除非ta办理了多点执业才可以)。
十一、双方关系: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是咨询关系,心理咨询需要双方共同的去协助完成,是一个平等的咨询关系。特别是咨询之外的时间,双方是不能有接触的,例如见面等。这一点上,咨询关系比较特殊。
精神科医生:这个叫“医患关系”医患关系可能更合适,一般医生比较主导,要听医生的。
心理治疗师:与心理咨询师类似。
十二、收费标准
心理咨询师:一般每次300~2000元/每次(一般每次一小时)
价格的标准有各个因素,
1.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例如深圳和信阳(一线城市与五线城市),
2.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经验:这主要是指心理咨询时长,例如一个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的个案时长500小时,与个案时长4800小时,这个就是差距。
3.心理咨询师的资质:比如从业时长,学习进修的积累,学历,专业等,
精神科医生:这个可能主要是根据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和职称与经验了。一般情况下只有挂号费和药物费用,因为精神科医生一般不做心理治疗工作,大部分情况下是诊断加药物。挂号费一般是在,每次20~50元。
心理治疗师:一般,每次一个小时,300~500元左右。
十三、工作时长
心理咨询师:一般情况下是每次1小时,但是不同的流派有点不一样,例如:精神分析是每次50分钟或45分钟,意象对话每次是1小时或1.5小时,家庭治疗一般每次2小时。
心理治疗师:一般是1小时。
精神科医生:一般是问诊然后开药,一般情况下时间都很短。
十四.工作频率
心理咨询:一般情况下每周一次。当然根据不同的心理学流派,也有不同。比如经典精神分析,一周大概5~6次,差不多一天一次。自体心理学,一般建议,一周1~3次。
如果从来访者的人格程度不同来说可能也有不同。比如一些非常严重的人格障碍,比如需要支持性的治疗,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两周一次。
而心理治疗师:一般一周一次。
精神科医生:可能没有一个很规律,严格的标准,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根据医嘱定期复查,拿药。
十五、工作目的:
精神科医生与心理咨询师工作的目的,目标不同。
心理咨询:更多是以人格成熟度的提升,对自我的探索,为主要目标。并且,心理咨询目标一般是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共同协商,当然更多是以来访者为主,比如改善和父母的关系,改变抑郁状态,或者更了解自己的性格模式等。
精神障碍的治疗:更多是以缓解症状,恢复社会功能为主要目标。
还需强调一点,一般精神障碍,到了一个需要治疗的程度,才去做。
而心理咨询,对于普通人,没有精神障碍,甚至没有心理问题的人,依然可以做心理咨询。比如来访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一切都很健康,ta只是做了一个梦,他很好奇,想进行自我探索就找了心理咨询师。再或者说,例如一个人,ta要去国外上大学了,但是对自己的未来有一点迷茫,想通过心理咨询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这两个例子都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既没有精神障碍,也没有心理障碍,并且是一个完全健康的状态。健康的状态也可以做心理咨询,而并非必须要有问题才能做心理咨询。
十六、所属部门
心理咨询师:2018之前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心理治疗师:国家卫生部,
精神科医生:国家卫生部,
我国对大众的心理咨询普及程度严重不足,并不是因为心理学的普及文章不多,而是关于心理咨询的普及文章不多。而我愿意做这些事,也呼吁同行们多写一些关于心理咨询的普及文章,让心理咨询不再神秘,让大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会一脸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办。
只有专业的普及文章足够多了,大众的认知慢慢改观了,行业才会更专业,才会进一步发展。
作者:李大山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心理动力学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