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0 08:34:33
坐在咨询室里的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大学生:高大帅气、就读于名校、出生在一个生活优渥的家庭。但是与他交谈从他的眼神里看到的是满满的忧伤、拘谨。
的确,在大学里他很多时候都被各种条条框框限制着,与他人相处特别害怕与别人发生冲突。
我们很多时候也会察觉到自己害怕与他人发生冲突,比如害怕情绪激动的情境,在和别人意见不同时通常沉默,听到被冒犯的玩笑也随声附和。与其反对或者争论,宁愿对自己说“算了,忍忍吧,别闹得太难看。”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也会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这是自己“社恐”或者不擅长交际的缘故,但其实,长期、过度地回避冲突,很可能是一种来源于幼时的童年创伤。
如果你从小就被家人打压,比如常常被否定、讽刺、打击...就会变得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自尊水平越来越低。长大后,你会习惯性地不断内化这种打压,变得卑微、低配得感、变成“讨好型人格”。
在心理治疗记录书《早安,怪物》中,一位咨询者劳拉就是从小被父亲打压,甚至抛弃的女孩。当她4岁不小心摔伤缝针时,父亲说:“真是让我骄傲,一声不吭的。”干是她记住了,隐忍不作声骄傲,一声不吭的。”于是她记住了,隐忍不作声才是会被爱的。长大后面对所有关系,她都倾尽一切地付出,哪怕男友出轨并传染给她难以言喻的病...她仍无限包容,无视自己内心的痛苦。
如果你能理解过往的创伤导致了现在的自己,那我们就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和接纳自己了。心理学中有一个心理边界的概念:我们确立这样的界限,好让他人以安全合理的方式与自己打交道。
一个人的边界感清晰,心理也就越健康,能向别人表示自己能够接受什么、不能接受什么。“讨好型人格从未学会如何建立自己的心理边界,人在心理上做出改变也会引发焦虑。当我们对某种行为模式习以为常,不管有多不健康,都是我们赖以为生的手段,因此改变相当困难。”
虽然改变是困难的,但是如果我们有意识地自我沟通,或咨询沟通,在不断地自我探索和价值理解中,摸索、建立起自己的心理边界。我们就会逐步停止自我贬低,能够学会拒绝他人,不在社交中被控制,不再害怕与他人发生冲突,从而找回真实的自我。
“把痛苦一点一点倒出来,快乐就能触及之前痛苦曾经存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