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

【直播】你为什么总是拖延

2022-12-26 10:52:56 

12月23日下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河南工业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教师李雅老师做客#省心协平台 视频号科普直播间,围绕生活中常见的拖延现象做了分享,并在线回答了网友们的问题。

内容目录

1、生活中有哪些拖延现象?

2、拖延的现象在大学生群体里的情况。

3、什么是拖延?

4、拖延症是心理疾病吗?

5、拖延的几个阶段。

6、拖延的特征。

7、拖延现象背后的原因。

8、摆脱拖延的几个方法。

李老师在直播中讲到,拖延现象十分普遍,人们常常会把拖延理解为懒、自控力差等,最无奈的表达是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最困扰人的情况是尝试了很多方法,依然无法摆脱拖延的现象,由此不仅衍生出很多网络热词:比如懒癌,积极废人等,由此还衍生出了一个新兴职业:自律监督师。

习惯性拖延已成为大学生活的常态,有调查显示,超过90%的大学生有拖延的习惯,有40%多的学生有学业拖延。

什么是拖延

拖延,在百度百科里的解释为:指在开始或完成一项外显或内隐的活动时实施有目的的推迟。很多人会拖延使目标任务在最后期限内无法完成,或者目标任务在最后期限内才刚刚启动。

加拿大心理学博士蒂莫西·A·皮切尔在《战胜拖延症》中说到:拖延是对生活本身无所适从的问题。皮切尔博士说:当拖延目标时,我们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我们有自己的目标、自己的任务,而我们却在不必要地拖延。拖延症指的是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取意“将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拖延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拖延现象目前已成为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拖延症的表现和阶段

1、早期阶段:假装自己很安全,越重要的工作越晚开始

2、中期阶段:总是等待好心情,好时机去做工作

3、中晚期:习惯中途去做别的事情,冲咖啡、刷朋友圈

4、彻底没救:与时间赛跑,开始熬夜赶工

拖延症的基本特征

1、普遍性: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拖延,有些人轻微,有些人严重,有些人偶尔发生,有些人经常发生。在拖延症面前,人人平等。有资料显示:早在10多年前,德国医学界对拖延行为展开针对性研究。目前走在前列的要数明特大学心理治疗研究所。研究项目负责人弗雷德里斯特博士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拖延行为其实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只是一些人比较严重。

2、习惯性:拖延症是人的一种牢固的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

3、危害性:拖延症的危害是广泛而严重的。(1)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2)拖延症者会延误一些健康行为,比如锻炼、健康饮食和充足睡眠。拖延使患者不能及时检查,总以为没有多大的事,或者就算有事也不会很大,从而使自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拖延的原因

一经济学角度:

人们喜欢从事贴现率高的活动,不喜欢贴现率低的活动。对于延迟满足,如果是收益模式,则人们对延期满足的贴现率期待很高。如果是支出模型,人们对延期满足的贴现率期待较低,表现出厌恶损失的心理。

二中医角度:

拖延现象跟肾虚有关。

三心理学角度:

(一)生理原因:对拖延生理根源的研究大多围绕前额叶皮层的作用。这个脑区负责大脑的执行职能,比如规划、冲动控制、注意力,相当于一个过滤器,减少因来自其他脑区刺激而造成的分心。如果这个部位受损或者不活跃,会使人过滤干扰的能力降低,从而导致处理事情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变差,注意力分散,结果拖延加重。

(二)心理原因

1、完美主义。很多人都想把事情一次做好,不愿意匆忙开始,要万事具备才着手工作,所以一直没有行动。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他希望自己的行为可以得到认可与赞扬,总在担忧自己如果不完美就没有人会喜欢。

2、抵触心理。有些学生不喜欢某位导师就不乐意完成他布置的作业,或者直到最后一天才潦草完成。我们很多人都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失望,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以致提不起学习兴趣,于是就开始拖延,不愿意拿起专业书本。

3、自卑心理。在这个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有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特别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宁愿让人认为自己没有下足够的力气,也不想让人认为自己没有能力。

四幻想是拖延症的核心

明日迷:认为明天或者自己状态好了就能改观。

战胜拖延症的幻想:战胜/消灭/干翻“拖延症”!努力是王道。其实“战拖”的念头,是症状的一部分。

对浪费的误解:生命是最不可饶恕的是浪费时间,要利用好每一分钟。

励志鸡血陷阱:最可怕是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要勤奋,以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轮不到拼天赋。

……

如何摆脱拖延现象

大家会默认习惯拖延的人是不会管理时间,或者缺乏外部动力。实际上拖延是一种心理防御行为,发生在自我价值与独立感发生威胁的时候。拖延是因为外界的压力让自己产生了逆反与恐惧,从而对明天抱有幻想。所以接纳现状,活在当下,理清当前事件哪些是对自己有益的,哪些是可以转化的,从中夺回自己的自我价值和独立感,就可以在心理上避免拖延。

行为层面可以尝试下面的几个方法:

方法1

五分钟自由选择法“Just do it for 5 minutes”(适用于短期行为)

当对某一件事的“开始”产生抵触的时候,先告诉自己“我就只开始做5分钟”,如果5分钟后累了、不想做这件事情,保有随时停止不做的权利。

比如:

不想阅读,从感兴趣的部分开始读一会儿

不想健身,从腿部拉伸开始尝试做一会儿

不想打扫,从丢掉无用的东西开始清理一会儿

不想跑步,就可以跟自己说我只跑到小区门口,随时可以停下来

不想写论文,可以告诉自己打开电脑就写两行字

如果社恐,害怕参加活动,可以告诉自己我就打车到那里,如果不想参加了,可以随时走人

方法的本质:

你可以选择做或者不做,摆脱了内疚与焦虑感,恢复了自我独立性,就更有动力开始做一件事情。而开启了一件事情,我们就更容易把这件事做完。(菜格尼克效应:人们对未完成的事情,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

拖延症vs.工作狂

拖延症:用推迟工作缓解焦虑,不可取

工作狂:用不停工作缓解焦虑,不可取

建议:接纳焦虑并夺回自我的独立感

方法2

逆向日程法“Unschedule”(适用于长期行为)

做一个细致到每30min的、保证生活自主性的日程表,只要明确知道关键任务的截止时间即可,尽量不写学习与工作相关的计划。

step1:写下固定时间的任务,如吃饭、睡觉、上课、开会……

step2:在日程中填下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比如一些用于娱乐的时间段,如社交、看电影、打游戏等等,或者一些用于精进自己想进步的事项的时间段,如阅读、写作、运动等等。优先级最高。

在每一个30min内,需要完全戒断外部的感官刺激、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和学习。如果中途中断去做别的事情,就不能在日程表上写下任何记录,就像打卡一样。

step3:执行日程

在执行过程中,如果遇到了空白的日程,就见缝插针地选择学习或者工作,每次只要30分钟(一定不提前规划工作)。

step4:每完成一个30min的专注任务,都把该项目填至日程上

逆向日程表的目的:

生活不是在牺牲你热爱的事情上去做你不想做的事情,也不是一拖再拖,反复质疑你的能力,而是确保生活是在不错过你热爱的事情的基础上,自由地、高效地去履行你的责任。

如果光顾着玩,不想学习和工作了怎么办?

心理学三巨头之一阿德勒认为,人的本质是追求自我进步的,真正活的自由的人,如果有清晰的目标,都能做到负责任的热爱生活。在卸去“不得不做”的包袱之后,欲望与责任之间的拉扯就会消失,当自己不再把精神内耗在愧疚、自责和抚慰自己的挫败当中,就会有更大的心理空间去探索那些有长远价值的事情。

⭐双周逆向日程挑战⭐

两周时间内,建立逆向日程表,目的是在实现热爱的空白缝隙里高效地完成工作。当想要拖延一个日程的时候,用5分钟自由选择法。用了这两个方法,不是说你就不拖延了,而最终我会明白,不必逆反,无需抗拒,这是我的工作、我的生活——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到#省心协平台 视频号直播回放中回看,通过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视频号主页,在主页中选择“直播回放”找到今天的主题就可以了。温馨提示:如果主页上无法找到直播回放,升级微信就可以了。

感谢您的浏览与关注,欢迎您点击在看,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心得感悟与大家分享,或者留言您关心的问题与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