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6 08:14:32
有些抑郁症孩子在病情恢复的过程当中,会因为无法释然父母对自己做出的伤害行为对父母表现出仇恨和敌视情绪,我们称之为仇亲。在临床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他们痛苦,父母同样饱受折磨!与其在那儿自怨自艾,作为父母的我们不如找找真正的原因,针对性解决,反而会让家庭更加的和谐。下面和大家结合实例,简单分享一些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们都给我滚,我不想看到你们!”小李大声的对她的父母吼到,与之伴随着的,是砸向父母的杯子、画框和文件夹。“为什么要带我来到这个世界,你们把我的人生都毁了!”眼泪随着怒吼向下落。小李的父母试图去安慰孩子,但是一碰到小李,小李就抓着妈妈开始打,一脚踢到妈妈的肚子上。爸爸赶紧把妈妈拉开,两人一起躲避到了病房走廊去,让小李自己一个人在病房站着冷静。
以上是我们在临床上看到的一名抑郁症孩子仇亲的场景。这件事看起来是孩子的语言和行为过激,但是背后原因却是父母对待TA的方式与教养方法出了问题。所以,父母要首先理解孩子为什么表现出仇亲,然后做出一些改变,孩子才能慢慢放下仇亲情绪。
孩子仇亲时TA在想什么
孩子爆发出激烈的仇亲情绪,其实是脆弱的TA们用攻击性行为在自我保护,是TA们在愤怒的呐喊:“我真正需要的东西,你们都没有给我,还责备我。你们给我的,我都不想要。”孩子会愤怒是因为TA们的情绪容器已经爆了,防御机制让TA们需要用愤怒击退对方。
另一方面,孩子会表现出仇亲,而不是全然的忽视和冷漠,其实是看到了被爱的可能,但是又因为曾经的伤害,无法接受来自父母的爱。TA们的内心仍然是爱父母的,所以爱之深,仇之切,内心非常痛苦。希望原谅对方,但是又做不到,这时候,如果父母又再次伤害了TA,仇亲行为就会爆发。
所以孩子仇亲,其实是和父母的关系出了问题,而作为家里最弱小的一方,TA只有以最激烈的方式去表达,才能震慑住比TA强大的父母。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强势的父母一方先有所行动,孩子才能跟着改变。
孩子仇亲,父母要如何做
沉稳面对孩子的重拳出击
看见了孩子的痛苦后,要用平稳的心态面对孩子的发泄。孩子如果能向外攻击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向外发泄其实比孩子向内发泄更有利于TA的身体健康。情绪发泄出来了,并且有人很好地、很平稳地承接住了自己愤怒的情绪,而不是躲闪、恐惧,孩子的心灵就会被治愈。
不要表现的很焦虑,也不要看似是在关心问候孩子,其实是在抚慰自己内心的焦虑。家长不能情绪化,不要总盯着自己的感受,首先接纳自己,然后接纳孩子的愤怒。
其次,要给孩子希望感,和TA说“你看你身边病房里那么多孩子都好起来了,你只是需要一些时间”“错了就错了呗,反正我们都不是多完美的人”。当父母都会很好地承接孩子的愤怒,理解孩子后,孩子就会开始理解父母。
夫妻角色的再唤醒
家庭中夫妻关系才是第一位的,要把孩子往后放一放,夫妻关系和睦,对孩子不仇亲有很大帮助。夫妻之间不指责不抱怨,放下之前的恩怨,一起游玩、外出。夫妻两人可以重新谈谈恋爱,在孩子面前多秀秀恩爱,不要什么都围着孩子转。家庭角色中不仅有父亲、母亲这两个角色,更重要的是丈夫、妻子的角色,因为如果没有这两个角色,婚姻就失去意义了。要做到妻子回到妻子的位置上去,丈夫回到丈夫的位置上去,而不是老在当妈当爸。
夫妻之间怎么才能做到不翻旧账,前嫌尽弃呢?首先,翻旧账是因为过去的伤痛从来没有被很好的安抚过、致歉过。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是,夫妻双方坐下,写下对对方满意和不满意的点,然后一条一条得坦诚地说清楚。夫妻之间,与其出口伤人,不如用肢体语言,互相抱一抱,越委屈越要抱,这样才能表达爱。家庭之间只有停止了争吵型的交流模式,孩子内心才不会因为家庭不和而内心冲突,产生焦虑、社恐。
在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中,不能父母联合去指责孩子,如果爸爸在说孩子,妈妈就别说了。同时,也不能一方父母和孩子联合起来对抗另一方父母。家庭中,如果妈妈和孩子关系好,爸爸和孩子关系不好,妈妈就要多夸夸爸爸,在孩子面前多说爸爸的好话。并且,如果妈妈和孩子关系过于密切,反而是一件需要警惕的事。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学会和TA们分离而不是共生。
学会“止语”
杜绝长期的说教和唠叨。学会“不求不答,有求必应”,即孩子没有提出要求时,不要主动去提供帮助和建议。少解释、少用自己旧有的思维模式去给孩子好不容易平静的思维掀起波澜,去干扰TA。不要想着去操控孩子的话语和思维,如果因为焦虑止不住得想说些什么,就把自己和孩子物理隔离,不去接触孩子,不让自己的焦虑反向传递给孩子。父母也不要兼任老师的角色,一刻不停地去监督孩子的学习。
家长还可以在焦虑的时候让自己运动起来,比如跑步。跑步超过六公里,多巴胺就分泌出来了,跑不动的时候走路也可以。同时保证自己作息规律,早睡早起。
家长的安慰要有力量感
在安慰孩子时,家长先要学会一致性表达,就是心里想的什么,嘴里就平静的说什么。不要情绪化表达。也不要不停道歉,一脸讨好,让孩子觉得父母没有尊严。
其次是要有力量感,不要让自己表现的像是个受害者,反倒让孩子来安慰家长。父母不要表现的无助而绝望,反向孩子寻求力量,会让孩子更脆弱无助。父母不能哭天喊地地发泄情绪,让孩子感觉无比愧疚。
孩子需要有力量的父母,父母和孩子的角色不能错位。孩子需要在潜意识上通过认同父母来认同自己,如果家长表现懦弱,孩子就会有强烈的排斥心理,产生强烈内耗。
警惕无良咨询师的陷阱
孩子得了抑郁症,很多父母都会给孩子找一个心理咨询师,希望在药物之外,能对孩子有所帮助。但是,建议家长到正规的医疗机构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心理咨询师,而不是病急乱投医!一定要警惕无良咨询师为了拉近和孩子的关系,为了利益,在咨询的过程中将自己和孩子结成同盟,把家长放在对立面,让孩子更加仇亲。如果家长发现咨询后孩子仇亲更严重了,就应该及时终止咨询。
咨询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是,努力说服孩子和父母站在同一阵线,先认同自己的父母,和他们达成和解,然后借此达成对自我的认同。
不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的天花板
努力提升自己,做孩子能“崇拜”的父母。孩子生病了,父母就要学习起来,把孩子当成婴儿,重新再养一遍。但满足孩子需求时要有原则,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获得再多爱也很冷漠的“爱冷感者”。同时,在对孩子“再教育”的过程当中,父母要把自己做成一个不错的榜样。不是要自己成为多优秀的人,而是让自己开放的边界不去限制孩子的眼界,让自己开放的胸襟不成为抑制孩子拥抱丰富世界的阻碍。同时,给孩子试错的机会,等待TA自己改错、调整。
做及格线以上的真诚父母
卸掉家长的权威,向孩子真诚地表达,不用要求完美,但要尽力而为。承认自己的不足,如果自己曾经伤害到了孩子,真诚而郑重地道歉。真实地面对现实、和孩子相处,坦诚地展现自己做得好和做得不好的一面。用感性的方式告诉孩子,家长也是第一次当父母,我们的父母当初也是这么对我们的,但是我们需要学习新的和孩子相处的模式了,我们也非常愿意去学。
不要自责、内疚或自我否定。
因为低价值状态下的父母带动不了孩子,把孩子的问题都归在自己身上无法解决问题,最终还是对孩子不好,让TA们产生很强的受害者心态。孩子生病是多因素的,家长一方面要承认自己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一方面要知道自己不是孩子生病的唯一诱因。
注: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一些问题的出现往往投射出很多的问题。作为家长,当发现孩子出现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一定及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正确的使用药物确实能压制孩子的极端情绪,但却不能从根本上完全改变孩子仇亲,仇亲情绪不能只靠药物解决,需要我们医疗机构和家庭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