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

抑郁症会盯上你吗?--认识抑郁症的成因

2022-08-08 16:41:03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情绪低落、闷闷不乐的体验,这种抑郁的感受目前已经能够轻易地被大众识别。但是对于抑郁症的识别可能还是有一些困难的,尤其是对一些青少年。孩子稚嫩的忧伤的脸庞背后可能被认为仅仅是不开心,可能被认为有时候笑容灿烂就是小孩子情绪多变,所以会有被忽视的“微笑型抑郁症”。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抑郁症。

有许多人参与研究:哪种性格的人更容易患病?什么样的家庭模式更容易让孩子得病?什么样的工作类型更容易得病等?患有抑郁症如何进行治疗?抑郁症能够自愈吗?等等。

目前,针对大家对抑郁症仍有一定程度的歧视和刻板印象。因此,今天跟大家介绍一下抑郁症的病因——抑郁症是一种高异质性疾病。

一.什么是异质性?

异质性是一个遗传学概念,指一种遗传性状可以由多个不同的遗传物质改变所引起。北大六院的许又新教授在《精神病理学》中提到“精神障碍是一个异质范畴”。抑郁症也是如此,每一位抑郁症患者的病因和治疗方式都不完全相同,不可一概而论。

抑郁症的异质性主要表现为病因的复杂性、临床表现的多样性、检测结果的片面性,及因此导致的应对方式的个体化。

抑郁症是涉及生物、心理、社会多种危险因素的复杂性疾病。

1.生物学方面

考虑一个疾病,首先我们要关注其生物学方面的因素。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抑郁症是多基因遗传方式。在精神科就诊的患者中,通过询问家族史可以发现抑郁症有一定的家族成员聚集现象。有研究提示抑郁症患者的亲属,特别是一级亲属,患抑郁症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10倍。但是有阳性家族史只是增加易感性,而实际具体到每个人,是否得病就是0%或者100%。有研究表明,由遗传基础的抑郁症治疗效果相对还是不错的。

2.社会和心理因素

社会和心理因素包括人格个性特征、重大负性生活事件、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平衡状态。

个性因素,大家都能理解。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人格特征与其早年童年经验相关非常密切。个体与其重要抚养者,尤其父母之间的关系对个体人格的塑造尤其重要。因此经历过童年创伤的人成年以后发生抑郁症的概率更高。相对来说在父母关系良好、亲子关系和睦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在家庭结构不稳定、家庭氛围过于严格或者过于溺爱、亲子沟通不良好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抑郁症概率会更高。经历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丧偶、离异、失业等,可能容易形成不良人格特征。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伴随着社会角色和学习、工作压力等的变化,患抑郁症的概率也会有所差异。比如生产之后,有许多女性患有产后抑郁症;退休离职之后,脱离工作角色或者领导角色,有许多老年人患有老年抑郁症;一些青少年因为人际关系问题、学业压力问题等引发各种情绪障碍等等。

但是,任何一种因素都不可能单方面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而是多种原因掺杂在一起、相互影响或叠加,最终导致疾病发生。

了解了抑郁症的病因,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生活幸福的人也可能得抑郁症,性格开朗的人也可能得抑郁症。为了降低抑郁症发生的可能,我们可以积极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可以友善地对待家人,用更合理健康的方式养育子女,给予家人更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可以努力经营自己的生活,把生活过得丰富又有意义;我们还可以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希望每天都能更开心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