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

感谢母亲――三小时客体关系的影响

2012-02-29 14:27:27 

2012225日下午2:305:30,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六楼阶梯教室内,我与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胡雄副院长以及众多心理咨询师一起漫步在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之中。
“客体”是相对于自体而言的。是一个被爱着或被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和幻想。前三者为外在客体,后者为内在客体的心理表象,是一种想法、一种感觉或一段记忆。
“客体关系”是指人际关系。其理论的重要假设是自体与他人的关系形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以后的人际关系,无论年龄多大都会去寻找符合过去已建立过关系形态的关系。比如:过于依赖或过于孤僻的人,有可能是重复着刚学走路时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形态。
“客体关系理论”:是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研究人际关系,以及内在精神结构(人格)是如何从过去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母子关系”是客体关系的原型,是所有客体关系的基础。因此,客体关系理论看重的是儿童(6岁)前恋母期的发展,即:俄狄蒲斯期。一个人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婴儿与母亲关系不断内化的结果。
在客体关系海洋的漫步中我的思绪飞回到三十多年前:在那个为温饱而奔波忙碌的年代里,小山村里的父母更是不易,听大我十岁的姐姐说我出生不久,父亲因生活所迫欲将我送人,是母亲和姐姐跪求奶奶和父亲而留下了我,从此母亲和姐姐就格外地疼我,生怕我不乖或哭闹时,引起父亲的反感而被送人,也常常在姐姐和哥哥们吃饭前先让我吃饱,剩多剩少是他们的事了,姐姐说我是因祸得福。后来稍有记忆,和邻家小朋友玩闹时,无论是谁伤了谁,母亲总蹲下身来心平气和与我说,记得一次玩耍中我将比我小点的邻家妹妹推倒了,脑袋磕到了石头上,母亲说我出手太重了,买了东西扯着我手去邻家道歉,母亲的谦和与内疚感动了邻居吧,后来那个小妹妹仍和我一起玩耍。母亲为了全家人的衣食而日夜劳作,总会将我交给姐姐带,姐姐无论是上学还是干农活也总会将我带在身边,尽可能不让我受委屈。
我渐渐地长大,心里总想着有机会一定要报答母亲和姐姐,因为她们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今天从心理学的客体关系中才逐渐地明白,我人格中的大部分东西都是母亲和姐姐影响的结果, 无论她们当时是处于责任还是对我的关爱,没有将我遗弃,况且也给了我那个年代里最好的保护与有限的爱,足以让我能在安全中成长,母亲和姐姐对我的爱已深深地内化为我对自己的爱,才有了今天的我能够去关爱他人。母亲和姐姐以及我的原生家庭中的点点滴滴不仅我本人受益,也使我的家庭,尤其是我的儿子受益,我的人格不会使我的儿子幼小心灵受伤,尽管学习了心理学还总感叹过想让儿子重生一次呢!
我知足,知足母亲所给予我的点点滴滴,我理解,理解母亲在那个不易的年代还能让我身心成长着......
以前,对客体关系早有所闻,但没有象今天这样理解过。
今天,胡雄院长带领我走近客体关系的理论,让我进一步了解到我的精神世界、我的人格形成得益于我的母亲,这使我更加感激她,尽管她给予我的也有至今还无法评价的一面!
今天,在这个课堂上,胡雄院长及众多心理咨询师都是我成长路上的客体,他们的互动及辩论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只有自己的精神世界阳光,才可能使来访者信任,当来访者退行后移情到咨询师身上时,才能对这些移情进行解释和分析,让早期被内化到来访者生活中的客体和内在冲突再外化,通过多次地修正、内化,以减轻来访者的焦虑。
这是我对今天论坛的体悟,使我感谢母亲,更感谢这三个小时客体关系的影响,它使我内心瞬间划过的东西得以呈现。
叶子
2012年2月25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