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博客

  • 别让负能量带偏了你

    在一个团队中,“传染”最快的你知道是什么吗? 积极阳光的情绪 错,是消极、倦怠的负面情绪 为什么会是这样啊? 你观察一下身边发生的事,是不是很多人稍不留神就会卷入负面情绪的旋涡。 我回想了一下,前一段时间有个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孩子的主要问题是不想上学。当谈到原因时,家长说孩子班有个同学被老师批评了,然后整天在班上说老师不好,上学没意思,孩子就被他影响了。开始


  • 吃饭的苦恼

    昨天和朋友一起吃饭,同去的还有朋友的妻子和儿子。我们礼貌性的问小朋友多大了,朋友的妻子告诉我们说她儿子5岁,但无论从身高还是体型上他都比同龄的小朋友要显达瘦弱和矮小许多。饭菜一上桌,朋友的妻子就指着一道菜问他的儿子:“这个吃不吃?”儿子摇摇头了,又指着另一道菜问:”那个吃不吃“,儿子依然摇摇头,后来妈妈就换了一种策略,上了一个新的菜品时,自己先尝一口


  • 放松点,没有那么多人看你

    今天写这个主题源于近期接触的青春期的来访者。豆蔻年华,本是不需要任何化妆品和服饰修饰就可以自信向前迈步的年纪,却有这样一群孩子因为不能忍受人际关系里战战兢兢的感受、不能接受百分之一的失误带来的挫败感而导致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困难重重。 通过深入的访谈,发现问题的核心是: 他们认为周围的人在关注自己,因此生活中他们总是对别人的言行举止很在意。有时候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小动作就能扰动他们的内心,


  • 如何践行“吸引力法则”?

    是你吗?工作会议上一言不发沉默到底,眼睁睁的看着那个积极发言的同事,升职加薪,而你在想,要是我当时主动一些就好了,你确实因此错失了很多机会,其实我也曾经是一个很害羞的小孩,连吃糖都不敢直接要,而是默默的流泪,但那个害羞的我,在11岁那年,因为看了一部叫吸引力法则的纪录片。突然就变得大胆了起来,吸引力法则是这么说的: 信念和现实相关,也就是说呢你想要的都会来,但是践行这个法则的秘诀是,你必须主


  • 必须懂的育儿法则

    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我时常观察那些心理健康、综合能力突出、三观端正的孩子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他们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如何互动的?家庭里出现一些特殊事件时父母如何应对的?我发现有J九条常识,是优秀的父母不但理解并且用得很到位的。 尊重成长规律、让孩子健康成长 01 归属法则 父母尽量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这条法则看起来非常的简单,家长们也都明白,但其实做起来


  • 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特点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要求独立,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希望能拥有大人一样的权利。他们在这个阶段也不再满足和局限于家庭里,开始向外发展自己的朋友圈,寻找志同道合,有相似爱好、话题的朋友,大量时间和朋友待在一起,寻求朋友、小团体的认可。 根据心理分析学者艾瑞克森(Erikson)心理社会期的理论,人生八个发展阶段中,每阶段的生活,都可能形成个人的心理危机。上中


  • 恋爱中缺乏安全感怎么办?

    I LOVE YOU 但我很担心 恋爱安全感 有时候 在恋爱中 我们特别担心失去这段关系…… 有时候在恋爱中,我们特别担心失去这段关系的时候,会把自己放在讨好的,或者是被动的位置上,这时候就会很容易失去在一段亲密关系里面的主动权,也就很容易去让渡自己的自由和底线,不断地去退让,去答应对方的一些要求,那久而久之就把这段关系变成了一段非常不平衡的


  • 烦恼最好的解药---“钝感力”

    钝感力 Suddenness 『 烦恼最好的解药』 许多人认为心理科学只是无从捉摸的一种神秘学科,实际上,它可以很好地解释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其中一种最有意思的概念就是“钝感力”(Sense of control),它可以影响我们的自我评价、情绪、健康和成功。 什么是钝感力 “钝感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


  • 你是一个“足够好的母亲”吗

    “足够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一词是由英国儿科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D·W·温尼科特在其著名的著作《玩耍与现实》中创造的。 在讨论母亲(或其他看护人)对婴儿需求的适应时,温尼科特认为“足够好的母亲”一开始几乎完全适应了婴儿的需求。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很快就满足了他的每一个需求。 为了


  • 享受无聊

    BORED 享受“无聊” 孩子的无聊 无聊的意义 我们的心智,无论成熟度如何,都渴望新鲜的刺激。而无聊,无论严重程度如何,都是自我与世界之间的阻隔。它首先是一种被困住的感觉,你很想做点什么,但眼前的事情没有一件让你觉得有意思,或者有意义。它还是一种悬置的期待,你在期待着什么,虽然你不知道自己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