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谈恋爱非常缺乏安全感,稍有风吹草动就要猜忌伴侣?
为什么有的人在一段关系中,喜怒不形于色,尽管内心翻江倒海,表面仍然风平浪静?
又为什么有的人就像一个小太阳,永远对人报以善意,永远有无穷无尽的安全感给到伴侣?
这就不得不提到亲密关系中的重要议题——依恋理论。依恋理论最早由心理学家John Bowlby提出,一开始为了研究“婴儿离开父母后所产生的分离焦虑”。后来,心理学家发现,这种依恋行为的影响会延续到人们成年,主要凸显在亲密关系上。
根据一个人的“回避亲密的程度”和“是否焦虑于被抛弃”的强弱,将依恋类型分为4种。“回避亲密”程度高的人,在与人亲密时会感到不舒服,程度低的人则会在亲密关系中感到轻松;“焦虑被弃”程度高的人,会害怕他人离开自己、没有给自己足够的注意力,程度低的人则不会担心。
安全型依恋:焦虑程度低+回避程度低
焦虑型依恋:焦虑程度高+回避程度低
回避型依恋:焦虑程度低+回避程度高
恐惧型依恋:焦虑程度高+回避程度高
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人具有较高的自尊和自信水平,他们在关系中感到安全,对伴侣产生信任感。他们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也相信伴侣会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心。
他们能够积极地应对各种挑战,包括关系中的冲突和不确定性。他们倾向于以建设性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或过度反应。
安全型依恋的人情绪相对稳定,他们不容易因为伴侣的短暂离开或忽视而感到焦虑或不安。相反,他们能够理解并接受伴侣的独立性,同时也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他们擅长与伴侣进行开放、诚实的沟通,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也能够倾听伴侣的想法和感受。
焦虑型依恋
焦虑型依恋的人对他们的关系感到高度焦虑和紧张,他们时常需要伴侣通过表达爱意来消除这种不确定感。他们很难独处或保持单身,因为他们害怕被抛弃或忽视。
他们往往过度依赖伴侣的关注和认可,以此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他们可能会通过不断询问、要求确认或监视伴侣的行为来寻求安全感。
焦虑型依恋的人情绪化倾向明显,他们可能会因为伴侣的小小疏忽或冷淡而感到极度伤心或愤怒。他们的情绪反应往往比较剧烈且难以预测。
尽管他们渴望亲密关系和稳定的爱情,但焦虑型依恋的人往往难以完全信任伴侣。他们可能会对伴侣的忠诚度和承诺产生怀疑和担忧。
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的人对自己评价很高,独立性较强。他们倾向于保持独立和自主,不愿意过多地依赖伴侣或他人。
他们在亲密关系中往往表现得冷漠而疏远,不喜欢过于亲密的接触或表达。他们可能会避免深入的情感交流或承诺,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由。
回避型依恋的人也很难完全信任伴侣或他人。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陷入依赖或失去控制,因此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和警惕性。他们可能会将情感压抑在内心,不轻易表达或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关系中显得冷漠或难以接近。
恐惧型依恋
也称为混乱型依恋,恐惧型依恋的人同时具有高度的焦虑和回避特征。他们既渴望亲密关系和稳定的爱情,又害怕被抛弃或失去控制。
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可能导致他们在关系中表现出反复无常和难以预测的行为。他们的情感反应往往混乱且不稳定,可能会在亲密与疏远之间挣扎徘徊。他们可能会一会儿对伴侣热情如火,一会儿又变得冷漠无情。
恐惧型依恋的人往往对自己和伴侣都持怀疑态度。他们可能不相信自己能够拥有稳定而健康的亲密关系,也不相信伴侣会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关心。
我们都希望自己是安全型依恋,但根据数据显示,在人群中,安全型依恋的比例都不到50%。那么一个人的依恋类型还能改写吗?
其实,一个人一生的依恋类型并不是一成不变、无可撼动的。
即使童年没有安全依恋的对象,在长大后,也可以被更积极的关系所替代,比如良好的同事朋友或者温暖支持的爱人;人们也有能力和不同的对象形成不同的依恋关系,比如和父母是不安全的,但和爱人是安全的。比如通过逐渐的成熟,你对世界和他人的理解越来越多,再或者通过心理咨询,好的咨询关系也是一种疗愈。
当你建立起不同于早年和父母的全新关系体验后,原有的依恋模式也会随之得到修正和发展。所以,我们有超越曾经的能力,不一定会被困在默认的模式里,已有的依恋模式会不断被新的经验一点点地调整和改写,有时候甚至会被完全“重写”。
但是我们也要明确,亲密关系并不是救命稻草,并没有谁就应该去拯救谁,每个人都有自己背负的课题。更重要的是要去勇敢地开始,真诚地投入,带着信任和对方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