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1日下午,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注册心理师侯敬云老师在#省心协平台视频号科普直播间就《恋家到底恋的是什么?》这一主题做了分享。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到来,在中秋“合家团圆”、“游子思乡”是千百年不变的主题。
我们为什么会想家
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理论来分析,恋乡情结属于一种集体无意识,它是一种包容了人类祖先往昔岁月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原始意象,它刻入了人类的心灵结构中。对于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我们有一种近乎偏执的恋家情绪。
“家”从字面上分析,就是有猪的房子。房子是遮风避雨的地方,是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养了猪就有食物,人畜和谐,安居乐业。
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观念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惯性推力,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家是每个中国人的庙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个中国读书人集体无意识的理想。
不同心理流派如何解释“恋家”
行为主义:对孩子真正的富养,不是给最多的钱,不是给最好的食物,而是给最多的陪伴。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 对猴子来说十分残忍、却又拯救了万千儿童的实验——恒河猴实验。
他设计了两种“母猴”:一种用光滑的木头做身子,用海绵和毛织物把它裹起来,胸前装了一个奶瓶,体内还有一个提供热量的灯泡;另一种由铁丝网制成,外形基本与第一种相同,也可以喂奶和提供热量,两种母猴除了在被哈洛称为“接触安慰”的能力上有差异外,其他方面完全一样。
哈洛选了8只猴子,随机分成两组放入到不同的房间。每个房间都有两种母猴,一组奶瓶放在绒布母猴身上,一组放在铁丝母猴身上。
结果,无论哪只母猴喂奶,所有的幼猴都极端地偏爱绒布母猴。甚至那些被铁丝母猴喂养的猴子,吃奶的时候也不愿意离开绒布母猴。并且,研究者还发现,那些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经常消化不良、腹泻。
这也说明,缺少妈妈的接触安慰使幼猴产生了心理上的紧张。哈洛得出结论: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那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要。
父母能给孩子最宝贵的就是陪伴和全身心的关注,恋家恋的很多都是陪自己的那个人,以及记忆中的那份温馨熟悉的味道。
人本主义: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是好的、端正的、仁爱的,每个人都有对美、真理、正义等的本能需求,恋家也在其中。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当一个人为生理需要所控制时,其他一切需要均退居次要地位。家能提供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如食物、水、睡眠和庇护所。
安全的需要要求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家是一个相对稳定和安全的环境,能让人免受外界威胁和不确定性。
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家是人们获得爱和归属感的主要场所。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情感支持是许多人的情感支柱。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通过家庭内的互动,个体可以获得自尊、被尊重以及尊重他人的机会。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等级的需要,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往往会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获得成就感。家庭的支持和鼓励对许多人实现自我至关重要。
精神分析学派:我们的爱与依恋,始于童年,延续一生。
依恋理论最早由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提出,它描述了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这种纽带如何影响个体的长期发展。
约翰鲍比提出了依恋行为系统。这个行为系统由三个方面组成。
第一个,寻求监测依恋对象并试图和其保持亲近。监测如何理解呢?就是宝宝不管是在玩耍还是在进行其他活动,总有一部分注意力是放在自己的妈妈(依恋对象)身上,监测妈妈是否在身边,并且试图和妈妈保持亲近。
第二个,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基地”使用,从“安全基地”开始,去陌生的环境探索和体验。一个在陌生的地方玩耍的小朋友,玩耍一会儿,就会回到妈妈身边待上片刻,“加加油”,然后开始下一轮的玩耍和探索。
第三个,将依恋对象当作“安全港”,在面对危险情境和受到惊吓的时候逃向此处。比如,一个小朋友正在看电视,突然电视出现一个镜头吓到了他。他立刻跑到妈妈的身边,抱了抱妈妈,可能什么也没有表达,只是拥抱,然后,又回去继续看他的电视。
依恋研究的重大进展来自1978年的一个陌生情境测验。
这个实验用于评定 1岁婴儿对其母亲的依恋的安全性。它的具体操作是在一间实验性玩具室内观察婴儿、养育者和一名友好却陌生的成人在一系列情境中的行为与反应。
最初,母亲与儿童被邀请进入一间放有适当玩具的舒适的实验室,当儿童安静下来并开始玩玩具时,便有陌生人加入,以后,相继有母亲离去、陌生人与儿童相处、母亲回来陌生人离去、母亲离去儿童独处等情境,儿童的反应用录像带进行记录。
这个实验中有三种宝宝潜在的难以适应的情景:陌生环境、与亲人分离、和与陌生人相处。事后,依据录像带的记录评估儿童的探索行为、对养育者与陌生人的倾向性、在简单分离后重聚时对母亲的反应等,来将依恋分类。
1.安全依恋,宝宝以妈妈为安全基地,当妈妈离开时表现出难过,通常停止探索活动。当妈妈返回时受到抚慰,很容易回到游戏或探索活动中。安全型宝宝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在学校表现为更有能力、更独立自主、更好奇与更有弹性。
2.回避型依恋,当妈妈离开时,宝宝很少哭叫,对妈妈的返回忽视或主动回避。这类型宝宝与妈妈关系疏离、冷漠。他们缺乏痛苦的表现,让人以为他们十分的平静。但是生理上的监测却表明,他们的心跳和激素,仍然是加快和升高的。这说明他们仍然是焦虑和痛苦的。
玛丽安斯沃斯认为,宝宝之所以表现的无动于衷,是因为任何想要得到安抚和接触的行为都毫无用处的,因此放弃了需求,这是一种防御性的适应。
3.矛盾型依恋:矛盾型的宝宝又被区分成为生气的和被动的。矛盾型的宝宝在妈妈离开的时候表现出的是淹没性的巨大的悲伤。他们和妈妈的重聚既不能缓解宝宝的悲痛,也不能让宝宝停止对妈妈离开的担忧。
矛盾型宝宝的妈妈,有时候能够回应宝宝的需求,有时候又变得没有反应,不可捉摸。相对于探索环境,宝宝更多的注意力是用来监测妈妈。
玛丽安斯沃斯的研究,吸引了众多的学生,其中一个就是玛丽梅因,丰富了老师的理论,发现了之前没有被观察到的依恋类型——混乱型。
混乱型的宝宝在父母在场的时候,反应是难以捉摸的。当依恋对象比如妈妈,不仅仅被宝宝体验为安全港湾,同时也被体现为危险的来源的时候,就会导致混乱型依恋。
弱小的宝宝离开父母是无法存活的,但是如果父母本身又是危险的来源,如火山爆发般的脾气,身体和语言上的虐待,又使得宝宝体验到父母是危险的来源。这种艰难的境地让他们无法发展出固定的反应策略,变得混乱。
“恋家”不是脆弱和不成熟的表现,相反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体验。当你感知到这种情绪时,不要刻意强迫压制,而是去关注情绪的“症结所在”。我们要直面问题,尝试寻找答案和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