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下午,河南工业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杨岩老师做客#省心协平台视频号科普直播间,围绕“双标”话题做了精彩的分享,并在线回答了网友们的问题。
什么是双标?
就是双重标准(double standard)。“双重标准”最初是一货币政策。后来发展开始染上道德伦理意味,指称“对一部分人(事)比对其他人(事)采取更严格要求的规范、原则或判断”,尤其是性别偏见等涉及平等方面。国人最初对“双重标准”敏感出于“自己做可以,别人做却不行”的单边主义风格的不满。现在双标是指对同一性质的事情,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利益等原因作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或行为,亦或者同一件事开头和结尾产生不同的评判标准的情况。一般来说,就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换句话说:要求别人做到,而自己却做不到。对不同事物发生在别人身上,和自己身上有不同的解释。
明明是同一个独立行为,怎么就会有两套说辞呢?
日常“双标”就是用情境放自己一马,用人品逮住别人不放。
心理学家很早就发现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这种典型的“双标”行为有另一个名字:行动者-观察者偏差(Actor observer bias)指当我们作为观察者(观众)的时候,很容易会把他人的行为(行为发生者)归因于他人的人格特质,而当我们是行为发生者时,则很容易把我们行为的发生归因到情景因素中。. (Jones & Nisbett 1971)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复杂,就这么说吧。. 我们更容易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部原因,而将我们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原因。
心理学家伊拉诺•F•威廉姆斯、托马斯•吉洛维奇和大卫•邓宁曾做过一系列实验,来研究双重标准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其中一个实验中,实验参与者要完成一份问卷调查,总共3个问题:第一题是描述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从1—7打分;第二题是我希望别人怎么来评价我的潜力和目前的能力,从1—7打分;第三题是用一样的打分方法,让实验参与者评价一个熟人。(注:1表示潜力远远高于表现出来的能力,4表示潜力与目前的能力一致;7表示目前的能力远远超过潜力)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参与者给自己打分的平均值为3.4分,给熟人打分的平均值为4.3分,大多数人给自己的打分更低,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自己的潜力更大一些。
个体评估自己未来的潜力和别人未来的潜力时,总会突出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却很难发现别人身上潜在的发光点。正如诗人朗费罗所说:“我们通过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来判断自己,别人却通过我们已经做过的事情来判断我们。”
也就是说,我们在评估自己的时候,因为对自己比较了解,会更多的考虑自己的优点和特质,对自己的评估加入了很多情感成分,这就导致我们容易将自己的成功看成是自己的优点和特质得到了有效发挥,如果自己失败了,则认为是外部原因导致自己的能力没有得到正常发挥,会找各种借口来为自己辩解。
而我们在评估他人的时候却变得严格很多,由于对别人的了解相对而言较少,我们很容易忽略别人的优点特质和情感成分,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认知角度或通过从别人已有的行为表现和平均水平来做出片面的判断。这就造成我们容易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于外部因素,认为别人的成功是运气好或者超常发挥,别人的失败是与他自身能力相匹配的结果。
双标的类型
-
言语双标:说着鼓励别人的话,自己却不思进取。
-
目标双标:很难实现又急于实现。忽视客观规律,着重主观索取。
-
动机双标:紧张代替了喜悦
被双标怎么办?
双标行为让人反感,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一视同仁,可是在现实中我们却很容易对人对事持双重标准。所以在生活中,被双标也是难以避免的事情。那我们如何应对这种不公平带来的负性情绪呢?
一、化解内心冲突
遇到不公平,有情绪很正常,争取自身的合理利益或者总结经验提升技能都无可厚非。但是这里要警惕:“我不够好”“内疚”这类的自责观念,有意识的回到理性思考。
二、提升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Resilience),又称为复原力,是指个体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心理弹性并不是一个宽泛虚无的概念,它有着具体可测的维度,个人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计划能力、家庭凝聚力、社会支持、问题解决、情绪稳定、家人支持、朋友支持、社会支持力、家庭支持力、个人抗逆性等方面都被列为心理弹性程度的具体量化因子。
研究表明,心理弹性水平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少年儿童的心理弹性尚未塑造成型,这一方面会导致他们较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另一方面,会使其心理弹性更易塑造。因此,培育和提升少年儿童的心理弹性,对维护社会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儿童时期,家庭关系的融洽非常重要,在孩子面前,扶养人应当尽量保持关系的和谐。在学龄前,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成功和失败,适当地鼓励孩子发展,帮助其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而对于学龄的儿童,教师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方式和价值观。
在家庭层面,家长要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鼓励孩子宣泄自己的情绪,适当减轻孩子的负担;切忌溺爱孩子,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全方位的保护只会使孩子的心理弹性变差,要学会把解决问题的权力还给孩子;注重挫折教育,让孩子树立正确的输赢观,比如在陪孩子玩耍时不要一味迁让,要给孩子体验失败的机会,平时家长还可采用OB训练干预技术,即让孩子尽量多接触原本陌生的人,并且共同合作完成一些任务。让孩子进入陌生环境与陌生的人相处本身就是一种挑战,而之后他们认识以及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都相当于是在应对挑战,经历这样无害又益智的锻炼可有效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
三、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 、 设身处地 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到#省心协平台 视频号直播回放中回看,通过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视频号主页,在主页中选择“直播回放”找到今天的主题就可以了。温馨提示:如果主页上无法找到直播回放,升级微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