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郑州市心理援助热线、郑州市心理医院、郑州市心理卫生中心联合发表“新冠”心理防护系列篇,希望在特殊时期能够为大家提供帮助。
今年的春节非同寻常,“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举国牵动,上升到国家层级防控,“重灾区”武汉封城,全国人民尽量减少公共活动,以最大限度减少传播,为防疫、科研、诊断、治疗提供时间缓冲和条件。
由于是新型病毒,我们对其知之甚少,大灾面前,人们往往容易恐慌,相信谣言,不良之人甚至恶意制造谣言,影响公众心理。
近几天很多人询问“新型肺炎”知识,表现出“疑病”、焦虑、盲态,出现“压力应激反应”。特别是亲临一线的医务人员,会导致:长期紧绷、过劳产生身心钝性疲惫;控制进程中的挫败感;面对公众误解指责的弧独、压抑、悲愤;感染自身的压力、无助、恐惧;对家人、孩子的担忧、愧疚;何时是尽头的不确定感;工作失误的可能性追责等。
作为医疗单位和医护人员,首先要相信科学,正视危机。大灾面前医护人员既是公众精神的寄托和安全感之源,更是社会稳定器,所以单位领导要对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关怀,帮助减少精神压力,工作支持,生活关心,解除后顾之忧,爱护他(她)们,尊重他(她)们,就是保护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
医护人员自身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做好自身防护,尽可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时间。适当的休息,不可过于疲惫,要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的睡眠。
二、是适当运动。运动能够缓解紧张、焦虑及沮丧等负性情绪,哪怕被隔离,也要尽可能创造运动条件,以利调整心态。
三、是自我暗示心态积极。每天寻找2-3件令自己内心平静和感动的事,是在面对疫情恐慌时,一项非常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即便在面对巨大的危机时也能帮助我们保持心灵旺盛的幸福感。用“幸好”、“我感恩…是因为…”“令我内心平静和快乐的事情是…”造句,会使你内心由烦躁变得平静下来。保持对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急时期,也不要忽略在我们身边生活的美好事物。
四、是客观理性的接受信息,减少因信息过载和失真带来的心理负担。正确认识疾病,理性接纳信息,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如世界卫生组织、各级卫健委官方发布平台。不要多度关注、轻信没有明确信息来源的截图、视频,不道听途说,不信谣、不传言。
五、是正向思维。多一些正面思考,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各种信息和问题。
六是互帮互助,亲情温暖。亲人、朋友间的一句问候、一条微信都能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七是转移注意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面对疫情带来的焦虑、紧张、恐慌和不可控感,要寻找合适的途径,排遣情绪,如网上看电影、电剧,看书、做美食、和朋友微信聊天、瑜伽和正念冥想,甚至可以写日记,记录这次难忘的春节。
八是心理救助。如果心理压力过大,自我调节失效,可以及时寻求心理援助,帮助渡过难关。心理医学科有一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团对,将为大家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愿我们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一起追求更健康、更积极、更和谐、更珍爱自己与家人的新人生!
(常淑莹)